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> 專題信息 >> 兩個一公里 >> 經典案例
來源:紀委辦公室 作者:羅東航 時間:2020-04-20 10:29:14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
為防止和延緩氣候變暖,全球各個國家通過談判和妥協,在1997年簽訂了《京都議定書》,實行碳的配額制排放,由此產生了碳排放的交易。近年來,在習近平總書記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下,碳排放交易的步伐越來越快。
螞蟻森林是支付寶客戶端為首期“碳賬戶”設計的一款公益行動:用戶通過步行、地鐵出行、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、網上繳交通罰單、網絡掛號、網絡購票等行為,就會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,可以用來在支付寶里養一棵虛擬的樹。這棵樹長大后,公益組織、環保企業等螞蟻生態伙伴們,可以“買走”用戶在螞蟻森林里種植的虛擬“樹”,而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的樹。螞蟻森林的碳排放“能量”初期通過公益基金會購買個人碳賬戶所積累綠色能量的辦法,將其轉化為植樹行為,未來將參照國際上一直通行的自愿減排交易機制開展減排項目交易,鼓勵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和個人購買。
螞蟻森林2016年8月正式推出,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個人碳市場產品,并成為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《中國碳市場研究報告2017》中的典型案例。阿里巴巴在碳排放領域進行了很多超前的布局,螞蟻森林已經擁有了3.5億的用戶且仍然處于不斷成長階段,支付寶中的大量產品已經與螞蟻森林打通。未來,隨著碳交易的不斷成熟,支付寶中的各個產品將會反過來受益于碳交易體系,越來越多的人會采取更加綠色的方式,使用支付寶的各類工具產品,從而獲得更多的碳交易“能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