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> 專題信息 >> 兩個一公里 >> 實踐體會
來源:新能源分公司 作者:徐由廣 時間:2020-06-03 15:32:21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
最近學習了集團公司董事長錢智民《針對新形勢下采取“反脆弱”舉措,跑贏自己和同行,實現保一爭二目標》的文章,感觸頗深?!斗创嗳酢肥敲绹骷壹{西姆·尼古拉斯·塔勒布的著作,其中指出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中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?!按嗳酢笔侵敢驗椴▌雍筒淮_定而承受損失,“反脆弱”是從不確定性中獲益,也就是能夠在突如其來的變化沖擊下獲益的能力。正如新能源分公司今年五個在建風電項目(裝機46.6萬千瓦),受疫情和雨季影響,工期嚴重滯后。又受制于疫情后全國搶裝潮和壓覆礦、沙石料、設備供應等不確定因素,危機四伏。要實現年底全部項目并網發電,確保核準電價獲得價值回報,克服諸多不利獲得收益,唯有提升自身反脆弱能力,消除“?!?、迎來“機”。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工程節點每推進一步都要將“如何解決關鍵問題”“如何保證工程進度”“如何完成既定目標”三結合思維。抓實“超前領先一公里”,跑贏自己,跑贏同行;抓實“最后落地一公里”,實現公司百萬裝機,助力實現江西公司千萬裝機。
精準施策解決關鍵問題
有一則小故事說:一老一少兩個和尚走在路上,老和尚問小和尚“如果你前進一步是死,后退一步是亡,你該怎么辦?”,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:“我往旁邊走”。天無絕人之路,人生路上遭遇進退兩難的境地時,換個角度思考,你會發現路的旁邊還是路。當我們的工程建設遇到疫情、洪水、林地報批、阻工、水土保持等影響工程進度的難關險阻時,我們就要依靠創新,突破瓶頸,把工程節點目標作為凝聚公司全體員工不斷攻堅克難的那股“勁”。對每一個關鍵問題設定突破的新目標,增強危機感、緊迫感,樹立信心和勇氣,想辦法克服困難、創造條件來獲得最終勝利。我們要冷靜思考,緊盯年初確定的重點任務和節點目標,研判形勢,“超前領先一公里”謀劃新思路,對內改進方法,改進流程,定下新措施,對外尋找新的機遇。運用數據分析,超前與設備供應商溝通,建立緊急物資供應渠道,確保設備供應;充分運用國家政策與政府溝通,建立工作聯動機制,解決外送線路壓覆礦和林地報批問題;聘請坐班法律顧問,解決征地和阻工法律糾紛;嚴格工程建設“五大控制”,環保水?!叭瑫r”,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;把握好每分每秒,以日保周、以周保月、以月保年,打通工程節點目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倒逼節點保證工程進度
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,一張好的藍圖一干到底。2020年新能源分公司不僅有5個在建工程,還有新干七琴城上風場44套葉片更換,泰和主軸承更換、海上風電項目全面推進以及項目儲備等項目工作齊頭并進。如果葉片不能如期更換,供應廠家存在破產風險,公司將蒙受巨大損失;新能源補貼退坡加快,如果海上風電推進不力,公司將失去補貼;等等這些,對新能源發展而言,是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歷史機遇,是需要全體干部員工一鼓作氣向終點線沖刺的歷史時刻。在面臨艱巨任務面前,前進道路必定不平坦,諸多矛盾疊加、風險隱患,各項工作特別是工程建設工作必須提前統籌規劃,對各節點目標再細化,抓好過程管理,制訂“保電價,促投產”專項考核方案,加大量化考核力度。強化作風建設,打破各職能部門分工界線。實行“5+1”工作制,領導干部包干分片,下沉一線蹲點駐守,靠前指揮,解決現場問題。機關人員重心下移,服務基層,服務工地,以一當十的干勁,做到人人守土有責、守土盡責,營造天晴大干、小雨小干、大雨仍然干的火熱氛圍,最終打通工程節點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系統發力完成既定目標
“紅軍不怕遠征難,萬水千山只等閑”。彪炳史冊的紅軍長征,中國共產黨人擔負著民族命運和國家前途的使命感和責任感,不怕艱難險阻,突破敵軍層層封鎖和圍追堵截,爬雪山、過草地,歷經二年的磨難最終取得北上抗日戰略性大轉移成功,為中國人民留下寶貴的長征精神,并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朝著一個堅定的方向前進。新能源分公司需要“長征精神”來激勵大家在“前有標兵、后有追兵”的困境境地中奮楫前行。要完成今年4個億利潤目標,只有全面完成工程建設、設備整治和項目發展,才能鞏固在江西區域現有的領先優勢,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,否則不僅喪失領先優勢,甚至出局。然而今年5個在建項目,是公司成立五年多以來最為艱難的歷程,工程節點目標就如我們的使命,我們需要發揚紅軍長征精神,圍繞中心工作,強化責任擔當。各級干部、黨員率先垂范,沖在前、干在前,發揮各黨支部、黨小組、黨建陣地戰斗堡壘作用,實現一名黨員一面旗幟。建立鮮明用人導向機制,對有業績、敢擔當、善作為的干部予以重用,對工作中推諉、不敢擔責、效率低的干部實行“零”容忍。群團組織開展“零拖期”勞動競賽,揭榜攻關,團員青年實施“登高計劃”。通過網絡宣傳平臺,弘揚正能量,加大正向激勵,引導更多的員工建立使命感,以“兩個一公里”永遠在路上的執著,堅如磐石的決心,如期完成公司全年既定目標,助力實現江西公司“1+4”戰略目標。